江军前去解救,也真的找到了。
文龙对济尔哈朗的信任,似乎也增加了不少,给了他更多的行动自由。
十月十五日傍晚,大军到帽山山麓,文龙传济尔哈朗过来问话,却找不到人了。
很快看济尔哈朗士兵就被叫来,苦着脸报称,济尔哈朗可能逃走了。
原来这几天,看士兵有些松懈。
济尔哈朗假称去山石后的草丛里大解。
士兵只在外边,没有一起草丛看着。
过了良久,见人还没来,去搜寻,却发现人不见。
看这形,多半是逃走了。
本来这一代已经遍布东江士兵。
但要是济尔哈朗熟悉地形,知一些小径密或者找个隐秘山躲藏起来,那就很难寻到他。
济尔哈朗这一逃,那就说明他多半是别有用心,把明军引到这个位置。
众将愤怒。
文龙显得有成竹,似乎济尔哈朗逃跑早在预料之中。
说:“这鞑贝勒既然跑了,那鞑大军大概就要动手了”
果然,前路军继续往前,就有鞑军从山上冲杀来。
看来建虏是在这帽山建立一阻击防线。
前方哨探回报称前方鞑军黑压压一片,人数很多,鞑军主力多半就布置在帽山和铁岭城之间。
甚而在帽山北侧,有哨探看见了黄台吉的明黄大帐,分明是黄台吉亲自在督战
易承惠听说后,大为兴奋,要求率领一支劲旅,冲锋过去突袭。
文龙却没答应易承惠的请求,只说先打打看。
先派了几个都司率领一万人向前猛力厮杀半日,夺两个山。
这鞑军只是步步后退,既不激烈反攻,也没有一败就退。
关于黄台吉就在前方不远的消息倒是越传越多。
甚至抓到几个鞑俘虏,也都说见到黄台吉就在帽山北大帐指挥,还亲见他来过。
众将听后请文龙让大军倾力击,这回要是能活捉虏酋,那可算是建虏叛以来,大明对后金,从未有过之大胜,甚至可以一劳永逸,彻底解决问题。
文龙沉思良久,却了一个让众将大惑不解的决定。
命陈继盛带两万兵继续在这里。
自己则领三万人向后回撤,在大山的中路军也火速回撤到百洛山一线
众将觉得文龙放着就在前的黄台吉不去打,为什么要回撤?
难是怯战了?
可如果是怯战,那又何苦调动如此大军,一直追到这里?
这岂非儿戏?
虽然有人劝谏。
但文龙的命令很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