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西南之地,向来和大局是关系较浅的,龙拏虎攫
时清太宗已死,世祖继立,年幼,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,正在关外略地,闻三桂来降,大喜,疾趋受之。李自成战败,奔回陕西,清人遂移都北京。明人立神宗之孙福王由崧于南京,是为弘光帝。清人这时候,原只望占据北京,并不敢想全吞中国,所以五月三日京,四日令迫人民剃发,到二十四日,即又将此令取消。而其传檄南方,亦说“明朝嫡胤无遗,用移大清,宅此北土,其不忘明室,辅立贤藩,戮力同心,共保江左,理亦宜然,予所不禁”。但弘光帝之立,是靠着凤总督士英的兵力背景的。士英遂引阉党阮大铖阁,排去史可法。弘光帝又荒无度。清朝乃先定河南、山东。又分兵两关,李自成走死湖北。清人即移兵以攻江南。明朝诸将,心力不齐,史可法殉国于扬州,南京不守,弘光帝遂北狩,时在1645年。清朝既定江南,乃令迫人民剃发。当时有“留不留发,留发不留”之谚,其执行的严厉可想。此举是所以可以摧挫中国的民气的,其用意极为刻酷毒。
明,果于诛杀。先是袁崇焕因岛守将文龙跋扈,将其诛戮(岛,今图作海洋岛),思宗疑之而未发。及是,遂信清人反间之计,把崇焕狱杀掉,于是城自坏。此事在1629年。至1640年,清人大举攻锦州。蓟辽总督洪承畴往援,战败,松山固守。明年,松山陷,承畴降清。先是文龙死后,其将孔有德、耿仲明降清,引清兵攻陷广鹿岛(今图或作光禄岛),守将尚可喜亦降。
缘中国地大而人众,政治向主放任,人民和当地的政府,关系已浅,和中央政府,则几于毫无直接关系,所以朝代的移易,往往刺激不动人民的。至于衣服装饰,虽然看似无关要,然而习俗相沿,就是一文化的表征,用兵力侵略的异族,使故有的民族,弃其旧有的服饰而仿效自己,就不啻摧毁其文化,而且替他加上一屈服的标识。这无怪当日的人民,要奋起而反抗了。但是人民无组织已久了,临时的集合,如何能敌得久经征战的军队?所以当日的江南民兵,大都不久即败。南亡后,明之遗臣,或奉鲁王以海监国绍兴,或奉唐王聿
江以南,以湘江域开辟为最早。汉时杂居诸异族,即已大略同化。其资、沅、澧三域,则是隋、唐、北宋之世,逐渐开辟的。1413年,当明成祖之世,贵州之地,始列为布政司。其后西的安氏,东的宋氏,播州的杨氏(西、东,系分辖贵附近新土司的。播州,今遵义县),亦屡烦兵力,然后戡定。而广西桂林的古田、平乐的府江、浔州的大藤峡、梧州的岑溪,明朝亦费掉很大的兵力。
云南地方,自唐时,大理独立为国。到元朝才把它灭掉。其时云南的学校,还不知崇祀孔,而崇祀晋朝的王羲之,货币则所用的是海 。全省大都用土官,就
清当太祖时,尚无意于据中原,专发挥其仇视汉人的观念,得儒士辄杀,得平民则给满洲人为。太宗始变计抚用汉人,尤其优待一班降将。洪承畴等遂不恤背弃祖国,为之效力。于是政治军事的形势,又渐变了。但明兵守了山海关,清兵还无力攻陷。虽然屡次绕城各,蹂躏畿甸,南及山东,毕竟不敢久留,不过明朝剿寇的兵,时被其牵制而已。
1643年,李自成陷西安。明年,在其地称帝。东陷太原,分兵真定(今河北正定县),自陷大同、宣府,居庸关。北京不守,思宗殉国于煤山。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援,至丰,京城已陷。自成招三桂降,三桂业经允许了。旋闻妾陈沅被掠,大怒,遂走关外降清。“痛哭六军皆缟素,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民族战争时唯一重要的据,竟因此兵不血刃而失陷,武人不知礼义的危险,真令人言之而变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