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领来李和郭仪,李亨在兴庆正殿旁的偏阁中召见二人。
“陛,臣可与回纥人再谈谈,当初回纥人说,朝廷除了供应他们的粮草和兵外,还要允许他们在安城抢掠三日,如今陛已还都安,正是争取天民望之时,断不可能答应如此过分的条件,臣愿跟他们谈一谈,或者……国库里调拨一笔钱财给回纥人,不知陛可愿答应?”
“回纥借兵……自无不可,但回纥人的条件太,朕无法接受。”李亨叹。
“大多安排了,有的是杂役,有的是护院,但是……顾青的府邸却无法安排人去,他府里的人不多,而且亲卫把控特别严格,婢恐生事端,不敢贸然行事,若激起顾青的反心,婢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矣。”
有的是忠君,有的是忠国,还有的只忠于自己,每一个意思都不一样,从而的事也大相径。
“奏来。”
“忠”这个字的范围很广,要看所忠的是什么。
禀奏了几件事后,李辅国再次请李亨去睡,李亨此时也有了困意,伸了个的懒腰,呵欠连天正准备回寝,谁知又有一名人来奏,李和郭仪相携求见。
郭仪却了,:“老臣是鄙武将,朝堂上如何争斗老臣不,但老臣确信顾青不是失大义之人,就算日后顾青与陛之间发生什么,但那是平叛以后的事了。大义当前,顾青一定不会让天人失望,他说明年开兵,那就一定会兵。”
李辅国明白了他的意思,急忙应了。
李亨摇,缓缓:“安西军是虎狼之师,顾青也有虎狼之心,安西军不愿离开安,就是为了接安城的防务,未来还不知他会什么,朕实在不敢相信明年开后顾青会答应兵。郭老将军,您的话说得太满了。”
李也望向郭仪,:“郭老将军,官的想法与陛的一样,安西军如今已自成一国,朝廷宣调已对他们无用,官也不信顾青会兵,他和安西军的利益,在于占住安,平叛不符合他的利益。”
李亨沉思索,神犹豫不已。
李开门见山:“陛,臣有事奏。”
李辅国又:“陛,昨日蜀中有奏报,太上皇已动赴安,约莫再过半月便回来了。”
李亨嗯了一声,:“此事不急,以稳妥为上。”
李亨的脸又沉了几分,冷冷:“告诉礼,礼制迎太上皇之驾,迎归太上皇需要怎样的礼仪,由礼商议后奏于朕,礼仪必须隆重,但……不可逾制。”
郭仪睁开,缓缓:“老臣以为,占据北方的叛军其实已是弩之末,不必劳烦回纥汗国兵了,如顾青前日殿上所言,待明年开后,安西军便会开北,彻底平定北方叛军。”
李亨望向郭仪,郭仪面不变,捋须阖目,仿佛没听到一般,李亨心中顿时了然。
至德朝的一文一武两大重臣相携而来,所奏必是大事,李亨挥退左右,殿阁只剩君臣三人。
李亨苦笑:“看来是天意,今日朕怕是无法安睡了。”
李亨脸难看,李隆基回到安后,或许会成为他心里的一刺,甚至……会给刚刚太平安宁的安城掀起一场风浪,而那个顾青,必然会在浪里游啊游……
设察事厅,最近可有眉目?京中朝臣的府邸都有安排线?”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看来郭仪不太乐意向回纥借兵,他与李之间的政见不一,有了冲突。
良久,李亨望向郭仪,客气地:“郭老将军的意思呢?”
“叛军退回河北,朝廷本应起兵继续北平叛,奈何安西军辞抗命,但叛军一日不除,大唐社稷一日无法安宁,臣左思右想,决定向陛请奏,如当初在灵州时商议时一样,臣想以朝廷的名义向回纥借兵,助大唐剿平叛。”
顾青的答案有复杂,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,最初的初衷是看到李隆基把江山玩坏了,怒其不争之余,不顾一切地升官晋爵,为的就是掌握权力,参与到朝堂中
李亨冷笑:“顾青的话,朕能信吗?”
第五百九十八章 前锋北渡
郭仪叹:“陛与李先生皆不信安西军会顾全大义,然而这两年平定叛之战,从函谷关到颍,从襄州城到潼关,叛军被打得阵脚大,不得不退回河北。安西军付大的牺牲,将士伤亡折损上万,若顾青并无大义之心,他为何要与叛军拼杀?留在南方坐等朔方军和叛军两败俱伤不是更符合他的利益吗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