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APP
  1. 首页
  2. 精品其他
  3. 熟悉的陌生人(韩少功文集)
  4. 第65章 群体寻根的条件

第65章 群体寻根的条件(3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放,如果没有度的履历反差和份分裂,很多写作者也许就只能揣着差不多的文凭,差不多的楼和汽车,结差不多的同事与宾客,继续都市白领和金领的小日,然后在咖啡馆、电影院、旅游线路以及档案卷宗那里,投同质化、准同质化、半同质化的各虚拟与叹——尽叹也有雅与俗的各款式。他们当然可以图谋突围和反抗,甚至可以壮怀激烈地宣言和奔走,穿上印有格瓦拉、披士、梭罗、特里萨修女一类像的t恤衫,在各聚光灯气冲斗。但如果他们终究走不既有的生活圈和人生轨,突围和反抗就只会是一堆符号游戏,不会是全心抵押与托付,不过是以“之文”冒作“心之文”。同样是在这,他们中的个别人也可能走制,爆星光灿烂的三两个案,但一个文学新异群现,一大批创作与理论几乎同时同地联袂登场相互呼应,而推动其他艺术和学术领域持久的“文化”,其发生概率则似乎太小。

知青上山乡运动是难以重复的,显然也非大多数当事者所愿。“寻”者的特殊资源也有限,不一定能支撑他们的文学远行。不过,走几步与自囚禁足还是不一样。从今后远景来看,作家们被教育制、从业模式、行风尚等统一收编难以恒久,不会是什么“历史的终结”。新的经济危机、政治动、宗教挤压、革命推动、生态灾难等,总是会造成社会格局的重新洗牌,迟早会使某些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切换人生,走向新的写作资源,包括经验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。在这个意义上,“寻”是非西方世界一个幽灵,还可能在有些人那里附和兴风作浪。国学者亨廷顿(huntinon)所说的儒家文明、伊斯兰文明、东正教文明,还有其他有专家补充的印第安文明、印度文明等,完全可能在什么时候重获一苏醒与激活机制,文学书写,甚至是大规模的文学书写,释放觉、审、文化的能量,与西方文明形成有效的世纪对话——上述这些文明的积蓄地至少值得抱以希望。

显然,中国八十年代的所谓“寻”不是什么文学妙方,不过是这些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对话之一。这次对话发生在未遭民和阶级结构多变的中国,发生在世界文明版图大变之前,应该说不足为怪。

这次对话发生在尚无经济速赶超和“国学”的二十多年前,发生在西化浪独大和狂胜之际,难免各误解与警觉。如果人们不是特别健忘,便可知“寻”曾经几同污名,在八十年代中国遭受过两严厉政治批评:一是来自当朝的左翼人士(如贺敬之等),指“寻”背离了“革命现实主义”和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”,是回到“封建主义文化”的危险动作;二是来自在野的右翼人士(如刘晓波等),指“寻”是“民族主义”、“保守主义”的反动,纯属对抗全球现代化的螳臂当车。不难看,这两批评政治标尺有异,却分别延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“大破四旧”和“全盘西化”的两实践,分别展现了苏俄西方和欧西方的势背景,透了某外来意识形态共同的面包味与酪味,显然是异中有同,甚至是一两面。它们的联手打造了一文明步观,力图把本土这个话题打遗忘。

但对话毕竟发生了,或者说开始了。

这一类对话能否丰富和提升人类的整神,则正在和将要考验参与者们的能耐。

说到这里,基本不涉及对“寻”或“文化寻”的绩效评估,更不意味着对各文明全面价值判断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章节目录